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2014年3月,前身为2008年成立的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学院现有地理科学(同时具有第二学位招生资格)、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和城乡规划等四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187人。 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学院坚持立足商洛、面向陕西和服务地方,建有地理科学、工程管理等2个省级一流专业,地理科学作为我校首批重点培育学科,被列入陕西省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专业。地理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3个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城乡规划是我校唯一一个五年制专业。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聘中国科学院陈发虎院士、徐世烺院士等为兼职教授;现有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副高、高级工程师)16人,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人,硕士学位的46人(其中在读博士4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计划1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人,专业带头人4人,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3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中青年学术骨干3人和青年骨干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地理4人,工管3人,土木1人);秦岭南麓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创新团队获批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名教师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和创新教学大赛一等奖,13名教师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第二名和第三名。 加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学院是首批国家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学院建有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个;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门;《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3个教学团队获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地理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得校级立项建设;《测量与地图学》等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双语示范教学课程2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1个,课程思政中心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创新推行项目化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获省教育信息化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获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主持完成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26项,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2项。 聚焦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5项,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商洛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科研经费达1500余万元。教师发表SCI/CSCD/SSCI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6部,获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建有秦岭南麓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省级科研平台1个;建有商洛市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商洛市特种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中心、商洛市数字建造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秦岭山地灾害监测研究中心、商洛市碳中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商洛市工程研发中心5个;建有商洛学院勘测与规划设计院校级科研平台1个;建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技术研究省级创新团队1个。先后获得商洛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3项。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三全育人理念,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学院以考研、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以“三早一晚”等学风示范工程为载体,学风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学生考研成绩上线人数一直位居全校前列,产生了地理科学“学霸宿舍”,宿舍6名学生同时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学校;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5项、省级62项;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摘得省级银奖1项、校级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9项;挑战杯竞赛中,获得陕西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大赛、全国高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和斯维尔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和产品信息建模大赛、陕西省高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等,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以上70余项,省级二等奖以上90余项。 坚持开放办学,加大与国(境)内外高校交流。有2名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资助到美国、比利时等地访学交流,有5名教师获得教育部青年骨干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到国内知名大学访问交流;学院先后选派13名学生赴吉隆坡建设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先后与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商洛市交投集团、商洛市建设勘察设计院、商洛中学等50余家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产业学院,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嵌入式产教融合班。 让就业成为提升家庭获得感的真正途径。近三年,学生去向落实率均在85%以上,连续三年学院获就业先进集体,以就业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成果获校级一等奖和省级三等奖,“六位一体”横纵互补就业文化育人体系基本形成,培养了一批以马云第二届乡村教师奖陕西提名教师井莉莉为代表的扎根秦岭山区的优秀教师。 学院坚持“尚教为学,践用至要”的办学理念,始终以培养适应社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厚积薄发,不断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推进“一流学院”建设,教研活动成教学改革新亮点,秦岭博学沙龙成学术合作新载体,建工榜样成育人育才新标杆,为把学校建成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做出更大贡献。 (注:文中数据更新至2025年3月) |
|